产品

您的位置: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2024年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2024年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来源:好招商食品网 食品科技   |  2024-04-25
  当前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将进入播种期。为进一步提高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范化、高效化、标准化应用水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提出制定2024年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一、选配良种,做好包衣
 
  根据西南平坝、丘陵、山区气候生态特性和大豆春播、夏播品种要求,选择生育期积温相匹配、耐荫抗倒宜机收且相对抗病虫品种,优先从当地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推荐品种中选择,其中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要确保在当地间作或套作种植2年以上、亩产量稳定在100公斤以上,种子纯度≥98%,净度≥99%,发芽率≥85%。针对大豆主要根部病虫害,对大豆种子选择大豆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如6.25%咯菌晴·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噻虫嗪,防控根腐病、地下害虫并兼治苗期豆秆黑潜蝇等。
 
  二、适配行比,缩株增密
 
  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地区,适宜于四川、重庆三熟套作地区,可选择大豆:玉米行比为3:2或2:2模式,宜机播地区以3行大豆为主,人工播种及山区可选择2行大豆;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玉米间距60-70厘米,机播机收条件下选择70厘米,由一个大豆带与玉米带构成的生产单元宽度为2.2-2.4米。春(夏)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地区,适宜于西南各省油(菜)茬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两熟三作地区,选择大豆:玉米行比为4:2或3:2(高海拔区)模式,大豆带宽100厘米、带内行距30-40厘米,根据播种机适当调整,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玉米间距60-70厘米,人工收获玉米的区域可选择60厘米、机收玉米或光照偏弱的区域选择70厘米,由一个大豆带与玉米带构成的生产单元宽度为2.6-2.8米。
 
  大豆单粒穴播,株距8-10厘米,人工种植可双粒穴播,穴距16-20厘米,确保带状套作每亩播种10000粒、有效株数7000-8000株,带状间作每亩播种10000-12000 粒、有效株数7500-8500株;玉米单粒穴播,套作株距13-15厘米、间作株距12-14厘米,人工种植可双粒穴播(穴距加倍),确保亩有效穗3500穗以上、亩播粒数4000粒以上。
 
  三、调整播期,精量匀播
 
  根据种植方式及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播期,与春玉米带状套作的夏大豆于小麦收获后6月上中旬视土壤墒情适时播种。川渝丘陵区带状间作应在净作油菜或小麦收获后的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种春大豆,或在6月中下旬间种夏大豆;云贵山区的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则根据当地气温在4月中下旬播种。
 
  带状套作区在玉米播种前需利用微耕机或拖拉机旋耕整地,做到厢面平整、土壤疏松、土块细碎,大豆采用免耕直播,有前茬小麦地块可结合秸秆量多少进行灭茬还田或直接贴茬播种。四川、重庆等地的油(菜)茬大豆玉米带状间作采用免耕直播方式,播前对秸秆粉碎灭茬,或选择带旋耕灭茬装置的播种施肥机直接播种;其它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区按照当地整地习惯进行土地耕整和秸秆处理。带状套作播种可选用3(4)行密植精量播种机,带状间作可选用6行勺轮式或气力式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实现精量匀播针对丘陵山区不宜拖拉机作业的地块可选择微耕机带动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部分不能机械作业的地方采用人工播种方式。机械播种时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调整深度,玉米播深3-5厘米,大豆不宜太深,以3厘米左右为宜,避免因暴雨前播种导致土壤板结不能出苗。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应在播种后及时滴灌或微喷灌水一次,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四、科学施肥,降高控旺
 
  玉米按当地常年玉米产量和每产100公斤籽粒需氮2.5-3公斤氮计算施氮量,可一次性用高氮缓控释肥(含氮>25%)作种肥施用,也可种肥+穗肥两次施用。带状套作播种时每亩施40-50公斤玉米专用三元复合肥(如:15-15-15),大喇叭口期结合机播大豆,距离玉米带20-25厘米处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或30-40公斤高氮复合肥(如:28-8-6);带状间作玉米播种时每亩施用50-60公斤高氮缓控释肥(如:28-8-6)(折合纯氮14-16公斤/亩)。大豆种肥,高肥力田块不施氮肥,中低肥力田块少量施用低氮平衡复合肥,建议亩施纯氮2.0-2.5公斤;在大豆3-5片复叶、初花期、结荚期与鼓粒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与98%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荚发育和结实鼓粒。水源便利的地方建议实施水肥一体化,做到营养精准调控,或通过微喷灌、滴灌措施解决苗期、花荚期的季节性干旱问题,同时做好洪涝灾害的排水措施。
 
  对水肥条件好、株型高大玉米品种,在7-10片全展叶用矮丰、胺鲜·乙烯利等化控药剂控制株高。对肥水条件好、有旺长趋势的大豆,在分枝期(4-5片复叶)与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或30%多唑甲哌鎓,喷施茎叶;对套作大豆荫蔽较重地块可在大豆2-3片复叶期增喷一次。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也可在大豆3-5片复叶(或玉米拔节期)与初花期用无人机喷施30%多唑甲哌鎓。
 
  五、封定除草,一喷多防(促)
 
  采用苗前封闭与苗后茎叶除草相结合,根据当地农业部门意见进行除草。封闭除草:在播后芽前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二甲戊灵)+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等对水喷雾。茎叶除草:在玉米3-5叶期或大豆2-3片复叶选择禾豆兼用型除草剂对水喷雾。如果喷施在玉米或大豆分别登记的除草剂,需用双系统分带喷雾机隔离分带喷雾,或用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加装定向喷头和隔离罩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喷药,避免药剂喷施或漂移到没有登记的作物上引起药害。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出苗-分枝(喇叭口)期:针对食叶蛾类、甲虫和粉虱、蚜虫等刺吸害虫开展病虫防治,有条件可设置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性诱捕器、释放寄生蜂等防治各类害虫。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和大豆结荚-鼓粒期:针对当地主要荚(穗)部病虫危害,采用广谱、高效、低毒杀虫剂和针对性杀菌剂等进行统一防治。斜纹夜蛾、高隆象、食心虫等大豆花荚期常见的害虫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甲维·虫螨腈等杀虫剂兑水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可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杀虫剂防治。施药应在成虫产卵期至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或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田间施药尽可能采用机械喷药或无人机、固定翼飞机航化作业;各时期病虫害防控可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结合栽培管理措施,适当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增效剂、叶面肥、调节剂等混合喷施,实施“一喷多效”的规模化统防统治。可选用11.6%甲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40%联苯·噻虫嗪悬浮剂1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0倍液+98%磷酸二氢钾50克+含氨基酸叶面肥30毫升+飞防助剂10毫升,对水30公斤人工喷雾或2.5-3.0升无人机喷施。
 
  六、适时收获,高质减损
 
  西南大部分地区先收玉米,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先收大豆。先收作物的整机宽度应至少小于后收作物带间距离20厘米以上,防止收获作业时夹带后收作物造成损失。先收玉米可选用整机宽度不大于1.6米等窄型两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顶部出现黑层时及时收获摘穗,收获时期为春玉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玉米9月中下旬;再用专用大豆收获机或改造后的谷物收获机在完熟期收获大豆,春大豆为9月中下旬、夏大豆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先收大豆可选用大豆联合收获机(3行大豆模式下的整机宽度不大于1.8米,4行大豆模式下的整机宽度不大于2.1米),再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

TAGS:食品安全 大豆 技术规范 玉米 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河南省2024年第一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结项验收结果公示涉及食品领域58项
下一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在渔船生产安全救援搜寻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